
清镇市流长乡
清镇市流长苗族乡位于
贵州省贵阳市、
毕节市、
安顺市交界处,地处
清镇市西部,距贵阳城区60公里,距清镇城区40公里,东抵清镇市
犁倭乡,西抵
织金县,北抵清镇市
卫城镇和
王庄布依族苗族乡,南抵
平坝县,全乡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0660亩,其中:土2334亩。辖3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753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少数民族中以
苗族人口居多,是
贵阳市最大的少数民族乡。
流长苗族乡海拔高度在700—1655.1米之间,平均海拔1400米,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温和,雨季充沛。年平均气温16—18℃,雨季明显,多集中于夏季,无霜期270天左右;年相对湿度为80%。全乡拥有林地面积4460.97公顷,森林覆盖率32.6%;土壤优良,多为砂质壤土,PH值为6.5—7。老黑山山脉横跨东西,凹河地缝、白猫河大峡谷环绕乡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乡境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307省道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全乡村村通电,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移动、联通网络已完全覆盖全乡。乡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8种,主要是原煤、铁矿石、铝钒土、硫铁矿、硅石、重晶石等。全乡机构健全,乡属机关22个,学校36所,其中流长民族中学在清镇市同类学校中位居前茅。流长苗族乡名优特产有:沙鹅豆腐、腰岩黄牛、凹河野生鱼、苗族刺绣、大红岩酥李、凹河干桔、优质烟叶。此外,流长苗族乡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商机无限,尚待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
苗族刺绣
主产于腰岩苗族村,也有马陇、盖陇苗族刺绣。其花色艳丽、多姿多彩,精致的刺绣内容也很丰富。有苗语“磅萨”、星星、月亮、太阳之类老古板花纹图案刺绣的钩心花,也有巨龙、凤凰、孔雀、蝴蝶、燕子、小鸟之类的近代新版花纹图案刺绣的幸福花。这些精致的刺绣佩戴在两袖,胸前随芦笙歌舞,犹如人在花中舞、花在舞中飘。
苗族芦笙拳

清镇市流长乡
流长苗族乡有传统民间群众体育项目,如腰岩
苗族青年独创的芦笙拳。芦笙拳是在芦笙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拳术有徒手对打,有用刀、枪、棍等器械男女混合打等。拳势动作很协调,武术运用亦很自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我乡腰岩、界陇、马陇三个苗族村的芦笙拳为例,以翻滚的芦笙动作为基础,逐步发展到跳、踢、打、进、退、攻、守等一套完整的武术荟式。有徒平对打、持刀、枪、棍、耙等器械对打,男女对打等形式,动用均在芦笙伴奏下进行,民族风格浓郁。比如芦笙拳中的芦笙棍,是由两个苗族青年在芦笙伴奏下对打,来回打6个回合,6种招式。对打同时,有6个或8个苗族姑娘握拳伴舞、融歌、舞、棍、拳于一体。腰岩苗族芦笙拳曾作为表演项目,参加过安顺地区第一、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两次代表安顺地区参加贵州省第一、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被特邀到天津等地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演出活动,深受观众好评。
凹河旅游景点
清镇市流长乡
凹河村是流长苗族乡的旅游景点,位于乡人民政府西部与织金交界的15公里处。随着东风湖电站的建成,独特的凹河区位优势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凹河大桥横跨于与织金交界的凹河上。放眼望去,气势峨峨的山峦、嶙间的怪石、对河两岸鬼斧神工的悬崖峭壁、峡长悠远的河水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山水峭壁美景壮观。坐船顺河而下,至纳界河、白猫河、鸭店河、鸭池河,犹如漂临仙境一般,不仅尽情欣赏湖光的美景山色,还能饱揽沿湖一带的民族风情。
作为乡的旅游景点区域,凹河村农户喜爱种植柑橘,还有结桃、李子,均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自留地内,形成了较大规模。桃、李比其他地区提早成熟25天左右,年产7—8万公斤,柑橘是流长苗族乡唯一独特的水果产品,多为蜜橘,现连片橘树约900株左右,年产量5—6万公斤,多在本地被枪购一空,很少销往其它地区。早熟蔬菜也是凹河村的一大特色,2000年流长乡人民政府将凹河村列为规划早熟蔬菜村。此后,种菜的农户自发地增多,从原来只有几亩地的蔬菜扩展到十几亩,常栽品种有十几个,每年产蔬菜有5—6千公斤,流长地区市场供不应求。
流长苗族乡党委新一届班子走马上任 2011年8月10日,流长苗族乡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乡党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走马上任。市委常委、宣传部 长姚红艳在会上作了讲话。
姚红艳在讲话中,对流长苗族乡党委新一届班子成员的学习经历、工作简历一一作了介绍。她强调,这一届乡镇领导班子的产生,自始至终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委、贵阳市委的要求,自始至终坚持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自始至终严格执行换届工作纪律。要求流长苗族乡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要讲大局,讲政治,始终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要加强班子建设,搞好团结协作;要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廉洁从政。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要理清工作思路,尽快熟悉乡情村情,迅速进入角色,大力推进换届工作、经济建设、诚信建设、组织建设、民生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把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流长乡远程教育教学注重“三贴近” 流长乡在远程教育教学上注重“三贴近”,有效提高远程教育知晓率、满意率和参学率。

清镇市流长乡
一是学习内容贴近村民需求。即时收集群众需求信息,并进行分类汇总,在完成规定性性学习的同时,适当加入村民所需内容,据此制定学习计划,让有需求的村民得以学习。
二是学习目标贴近本乡农业产业规划和实际生产。坚持为推进本乡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服务,注重在播放内容上配合本乡的实际需求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今年以来,针对我乡烤烟产业、肉牛养殖产业,乡远教办通过搜集、整理,制发了《优质烤烟实用栽培技术》、《肉牛养殖技术》等实用性光碟。
三是学习安排贴近农村实际。在保证播放使用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注重方式和具体时间符合本乡实际。农忙时候少学,农闲时候多学,并针对村民不容易集中学习的特点,我乡采取了光盘借阅、送学上门、播放分点等方式,方便想学群众随时随地学习。
流长乡远教办注重“三抓”,切实发挥远程教育职能教育、技能培训、宣传发动作用。
一是抓好规定性学习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职能教育作用。流长乡乡严格按照省、市规定性学习的总体安排,认真制定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规定性学习的学习计划,将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精神等纳入规定性学习必学内容,采取组织集中收看、领导领学、专家讲学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系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质;收集学习课件,通过市远教办下发,互联网上搜索、下载、整合成系列专题教材,帮助党员群众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文件的精神实质。今年以来,我们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学习达到了10次以上, 参学人次达1320余人次。
二是抓好自主性学习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技能培训作用。流长乡围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村民自治、土地流转、农业适用技术等为自主性学习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示范性教学培训计划,积极邀请市、乡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现场示范教学,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农业实用技术方面进行,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理论水平,又增强了农民群众参与学习自觉意识,学习效果非常好。今年以来,流长乡邀请市农业局、市计生局等有关专家到流长开展专题讲座、示范讲座7场,参与群众达156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