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镇是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所辖的一个镇,位于丹寨县北部,其驻地距县城16公里。东与雷山县丹江镇接壤;南与丹寨县龙泉镇相连;西与麻江县宣威镇和都匀市坝固镇隔清水江相望;北与凯里市舟溪镇毗邻。
兴仁镇位于丹寨县北部,其驻地距县城16公里。东与
雷山县丹江镇接壤;南与丹寨县
龙泉镇相连;西与
麻江县宣威镇和
都匀市坝固镇隔
清水江相望;北与
凯里市舟溪镇毗邻。现有321国道通过,是连接麻江、凯里的必经之路,距州府58公里,是两市三县5乡镇的交界中心地,是丹寨县的北大门重镇。境内住有苗、汉、水、侗、布依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97%,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89%。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7个自然寨,172个村民小组,7605户33261人,暂住人口78人,流动人口6636人,其中女2494人。我镇是全县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乡镇之一。镇驻地兴仁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丹寨县北大门的通商口。
兴仁镇地处东经107°45′—107°57′,北纬26°14′—26°25′。国土总面积189.3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摆泥处河、清水江分水岭台地上,年平均温度15.2摄氏度。年降雨量1372.9毫米,年平均日照1321.6h,年平均降水量1446.9㎜,4~10月为降雨期,占全年的75.6%。境内最高海拔1328米,最低海拔670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煤、铁、铜、磷、重晶石、石灰石、高岭土、白云石等。
兴仁镇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商贸为辅的新兴城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烤烟、茶叶、金银花、花生等,农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近年来,兴仁镇积极引导各村结合实际,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两叶一米一牧”的发展道路,根据地理环境,宜烟则烟,宜米则米,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资源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村级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近年来,
兴仁镇在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上紧紧围绕“两叶一米一牧”的发展规划,按照“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烟则烟、宜商则商”的发展路子,找准自身的发展目标,推进产品市场化、经营产业化、生产多元化,努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农业稳镇为落脚点,大力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发展肉牛产业。
兴仁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吊洞大峡谷与夭坝长官司、夹岩风光与宰雅营盘、三岔河风光与摆泥石龙、城江写字岩与杉堡溶洞等。著名的夹岩峡谷是兴仁镇区位最好的自然景点,它位于兴仁镇东面岩英河段,起点距兴仁镇政府驻地15公里,兴仁至新公路穿峡谷而过,是卓佐、排佐、翻仰、翻杠、岩英一带出入兴仁、宣威等地的咽喉。夹岩峡谷幽深狭长,西起横跨摆泥河的新岩桥,东至岩英寨北大岩脚,全长40公里,谷底海拔700米,至两面谷壁顶峰海拔1100米,相对高差400米,其最窄处为1975年修建的夹岩桥,长15米。杉堡溶洞相连,最长洞路1.5公里,洞内景物千奇百怪,阴河流水潺潺,空气非常新鲜,置身洞中,令人心旷神怡。
兴仁镇以
苗族为主体,苗乡又是歌舞之乡,苗族节日众多。其中规模最广、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
苗年”、“翻鼓节”、“
吃新节”、“爬坡节”、“
芦笙节”、“吃灰节”等。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跳芦笙、踩鼓、斗牛、赛 马、斗鸟等。歌有苗族的“贾”、“礼俗歌”、“伴嫁歌”、“生产歌”、“酒歌”、“
飞歌”等。舞蹈有“
芦笙舞”、“
板凳舞”、“
铜鼓舞”等。
兴仁镇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民族节日丰富,民俗礼仪独特,如岩英苗寨还成立了芦笙文艺表演队,每逢县内外重大节日活动,他们都代表兴仁镇参加表演,多次获奖。而王家村座落于清水江支流岩英河畔的深山中,作为一个纯苗族的民族村寨,它是一个避暑休闲、体味苗家神秘风情的良好去处。2006年8月,王家村被列为第三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苗族采风创作定点村寨。贵州电视台“五大民俗”摄制组也前往拍摄制作“五大民俗”专题片。同时,它也吸引了来自韩国等国家摄影爱好者前来摄影采风。
兴仁镇镇内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总投资110万元的镇区供水工程,完成了17.5公里的村级道路路面硬化和镇区“建设路”路面硬化。通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兴仁移动机站的搬迁工作,为岩英、翻仰、王家、福亚、翻杠、者拉、乌地、甲脚、城望、新寨等17个村新开通了固定电话,实现95%的村已开通固定电话。全镇电视覆盖率为100%。全镇集贸市场繁荣,建成了集蔬菜、农用物资、服装、电器、肉类等为一体的农贸市场和牲畜贸易市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镇区内建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完小一所,校内皆配备有语音设备,电脑设施等;环境优美的中心卫生院位于镇中心,入学就医均十分方便。
兴仁镇抢抓国家调整林业政策的大好时机,及时调整林业结构思路,以“巩固绿化林为基础,开发经果林为重点,兼顾两用林生产,以青山永存与经济双丰收”为指导思想,着力发展生态用材林和经果林,实施退耕还林,林业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车道,仅两年时间,兴仁镇便完成了“建设路”的开发建设和“环西路”改造工程。目前,兴仁大道和环东路及兴仁客车站等项目正在立项和争取立项当中。
兴仁镇32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的15个,占47%,尚有17个无村集体经济收入,针对这一现状,兴仁镇特作如下发展规划,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两叶一米一牧”的发展道路,根据地理环境,宜烟则烟,宜米则米,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资源效益。已形成中营、兴仁、烧茶、甲脚等烤烟主产区,兴仁村还兴建牲畜市场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积极培植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农村基层组织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作用。三是强化科技服务,搞好科技示范引导,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